长篇小说《白乙化》:关于英雄的坚硬和柔软 白小说官方
长篇小说《白乙化》:关于英雄的坚硬和柔软(白乙化) 周诠 罗晓光 摄 中新网北京7月26日电 (记者 高凯)白乙化是颇具传奇色彩的抗战英雄,但表现他的小说《白乙化》并非简单的抗战小说,作家周诠在自己
周诠 罗晓光 摄
中新网北京7月26日电 (记者 高凯)白乙化是颇具传奇色彩的抗战英雄,但表现他的小说《白乙化》并非简单的抗战小说,作家周诠在自己新鲜推出的长篇小说中对白乙化进行的解读是多面而充满人性化的。
“关于英雄的坚硬和柔软——周诠《白乙化》新书同享会”日前在在SKPRENDEZ-VOUS举行,著名作家解玺璋、侯磊以及本书作者周诠和各界读者同享了《白乙化》的阅读感受,并就“关于英雄的坚硬和柔软”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周诠,曾用笔名北狼,1970年出生,北京延庆人。1993年开始小说创作,作品散见于《北京文学》《当代人》《小说家》《啄木鸟》《作品》《清明》等刊物。著有小说集《爬台阶的鱼》、《生死界》,中篇小说《爬台阶的鱼》《虎爷》两获梁斌小说奖。
阅读《白乙化》,会发现这部文学作品对于这位英雄人物的定位有三:其一,他是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其二,他是姿势分子,文化精英;其三,他是东北大汉,血性男人。
在周诠的小说中,白乙化首先是抗日英雄,面对凶残日军无所顾忌,有勇有谋,屡立战功;其次,他身处历史大潮中,仍然保有对文学乃至日这篇文章小编将学的喜爱,使得他在战场上勇气杀敌的同时,也偶尔陷入内心的撕裂和痛苦中;第三,他面对队伍内部具有所谓“左倾”或“右倾”的战友,既严肃批评,又大度团结,让一切力量服从于民族大义,服从于抗战大局。
著名作家李洱、著名批评家杨庆祥都对此书做出高度评价。“白乙化,带着无尽的沧桑,从大家的记忆深处走来,和大家撞了个满怀。小说雅正的文笔,诉说着周诠面对荒诞历史,依然保持着严肃审慎的态度。”李洱如是说。杨庆祥更是认为:历史记录结局,文学书写动机,而这部长篇很好地印证了这一说法。
解玺璋认为,这种抗战题材的作品是有很多禁忌的,而《白乙化》突破了很多物品。书中的白乙化跟一般大家所了解的或者大家从课本上看到的英雄人物是不一样的。他虽然一个顶级姿势分子,然而他身上有很多江湖气,而且围绕在白乙化周围的那些人也描写的特别精妙。“这个小说在人物配置上,有很多是大家以前的小说里面没有的。它的结构也很奇妙,有一些梦幻性质,趣味性特别强。它确实是开拓性的,一般人很难想象。我抱着这个书,就老是想往下看,想看看还有啥子新奇的物品。”
“《白乙化》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壹个传统的红色革命著作,我甚至觉得它一个历史小说或者一个军事小说,或者说也可以算一个很先锋的小说。”同为作家的侯磊如是说。他坦言,历史小说往往应该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也就是指合理的想象虚构。侯磊认为把《白乙化》当做抗战小说是有点窄化这部作品了,他提议读者可以多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很多在当时时代背景下发生的事务要比小说中描写的更新奇,然而小说能写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要易了。大家很难追寻到真正的历史。”
周诠表示,白乙化这个抗战英雄最吸引自己的是他的能文能武、智勇双全,有情有义,命运悲催。
小说《白乙化》分为四部,每一部都有壹个不同的叙述者,这也是该小说的壹个很重要的结构特征。关于这一结构,周诠表示,“我最开始的叙述来源于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写着写着越来越清晰,叙述就有了相应的变化。短篇小说频繁变换角度挺没意思,像炫技似的,然而长篇小说也许更合适一些。”周诠在写小说时恪守壹个守则,那就是要尊重历史,虚构有底线,想象无局限。
“白乙化这个人物的史实部分没有杜撰,然而我会在历史的基础上虚构一些情节,使小说更丰盛。”周诠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