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手游资讯攻略

一位外汇交易员的创富史——12个月赚数百万美元 某外汇交易员进行外汇交易,他预测英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4-24
摘要:一位外汇交易员的创富史——12个月赚数百万美元(做外汇我赚了100万) 2021-11-25 23:04·汇商琅琊榜 一位华尔街前交易员前不久在上海与投资者分享了他短时间财富翻1万倍的经历——最初到纽,一位外汇交易员的创富史——12个月赚数百万美元 某外汇交易员进行外汇交易,他预测英

 

一位外汇交易员的创富史——12个月赚数百万美元(做外汇我赚了100万) 2024-11-25 23:04·汇商琅琊榜 一位华尔街前交易员前不久在上海和投资者同享了他短时刻财富翻1万倍的故事——开始到纽

2024-11-25 23:04·汇商琅琊榜

一位华尔街前交易员前不久在上海和投资者同享了他短时刻财富翻1万倍的故事——开始到纽约时只有从信用卡套现的400美元,12个月后已经成为一名很出色的交易员,并从外汇投资中赚到数百万美元。

华尔街一年翻身仗

现任美国汉普敦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的李统毅,在华尔街的成就从外汇交易开始。自1998年到2003年,他一直是全职交易员,在纽约高峰期的月交易量是20亿美元。

这个马来西亚人在海边度过了高兴的童年时光,中学时期只身到澳大利亚一边打工一边求学,后来由于失恋言败了墨尔本的大学选择了英国的壹个小镇,毕业后立马就飞去了一心嚮往的华尔街。

李统毅说,华尔街象征著一种拼搏的灵魂,虽然开始他对那条街的印象是“啊,原来这么小”。

他开始在纽约的生活很艰难,甚至不了解第二天自己会睡在哪里里,在做了包括餐厅服务员、比萨外卖员及图书推销员等许多杂事后,他终于被一家小的证券经纪企业接纳,月薪1250美元,其中大约一半付了房租。

为了生存,李统毅去应聘了一份兼 职——华尔街一家企业的夜班外汇交易员,职业时刻是晚上7点半到12点,为此他得带著牙刷去上班。

交易员职业开始并不算顺利,最早李统毅为多少客户管理共20万美元,一次他做多瑞士法郎,并固执地在瑞郎下跌中不断买入,结局损失了帐户金额的大约一半。这一天的交易发生在週五,于是他过了等于糟糕的壹个周末,即使到动物园散心,失落的心情也挥之不去。

经过那一次的损失,他觉得交易之前必须想好自己能接受亏几许,也就是说设壹个止损点,在有了一些积蓄之后,李统毅用自己的1.5万美元开了壹个外汇帐户,虽然他在自己的书里说,投资外汇的起步至少是5万美元。

外汇交易是有杠杆的,这也是炒汇能短期内积累大量收益的缘故,如果用100倍的杠杆,即1000美元可以撬动价格10万美元的合约,收益将放大100倍,然而损失也是一样,如果帐户资金很小杠杆又放得很大,钱很也许会像被丢进马桶那样冲走。

折损意味著生活将没有保障,因此他特别小心地运用杠杆,并保持不动用帐户里的全部资金,以及为自己制定好盈亏规划。虽然这个小账户有点出师不利,但那壹个月,也就是李统毅到纽约的第五个月,最终为自己赢得了38%的收益。小有所成之后,他的同事也凑了些钱交给他打理,帐户慢慢变得庞大了起来,但他提醒自己,不要过度交易。

他热衷于在交易前制定规划,由于现实中并不是每一手交易都能赚钱,在开始交易前要了解自己的入场价、出场价、止损点及止盈点。

在第11个月,李统毅的帐户里有750万美元,但仅动用其中的25%,按照100倍的杠杆可以买入10万美金的合约共1875手,他希望能在那时的欧元对美元行情里每手赚150点,于是为自己制定了买卖价格,最终成功赚到近300万美元,并得到其中的一半作为分红。

李统毅在日元的交易上有不错的成绩,在2001~2002年,美元对日元在100~110波动,这期间他低买高卖赚了不少。不过他认为做交易的人不能对某种货币有偏执,每壹个货币每壹个市场都是有机会的。

纪律决定投资成败

交易员的年龄一般不会超过40岁,职业生涯不算长。李统毅已经慢慢地从全职交易员逐步退居管理层,现在他主要负责融资和财富管理,在中国、美国、南美以及东南亚这些地区到处跑。但他并未完全言败外汇,如他所说“交易一直在我的血脉里”。

李统毅所说的作为交易员的经验,听起来似乎和别人没啥子不同,谨慎、克制、执行以及止损,但当被问到做外汇交易是否需要天赋,他坚持说勤勉还是大部分的,或许还得加上兴趣和承受能力。

前面的数据成绩并不能概括交易员的人生,外汇交易几乎是24小时的,这意味著外汇交易员需要每天花大把的时刻坐在PC萤幕前,守候著汇率的走势以及搜集各种消息,吃饭或者上厕所都也许错失交易机会。

交易会佔用很多时刻,这也许让交易员的生活特别单调。有个曾做过交易员的证券解析师就告知过记者,交易员是生活特别无聊的一帮人,基本上一天到晚都挂在网上。

“我当交易员的时候,没生活。” 李统毅说。

交易的前两年,他每天都要花近16个小时盯著萤幕。那时候的交易员轮班上岗,分成三班制,凌晨、 早上、 下午,看企业分配,到了企业之后,第壹个要做的事务就是收集数据,会有很多数据等著他,比如必须了解当天希腊暴动结束了没有,明天谁当总统,美联储又要加息还是减息,人民币升值或贬值,GDP、CPI、PPI……看完数据之后,才能做计画、做交易,三件事经常要同时进行,滚动式地收集资讯、更改规划,进行交易。

李统毅还强调了纪律和规划。他曾为自己制作了特别细致的交易时刻表,包括几点起床及上厕所,他认为纪律是投资成功或失败的决定因素。虽然如今已经不是职业炒家,但守时的习性依然保留了下来,他自豪地形容自己的时刻意识就像个德国人。

不仅如此,休息日对交易员来说也是件奢侈的事,比如记者常常联系的壹个银行交易员,假日也总是会在办公室加班搜集资料。他们赚钱一点都不轻松,李统毅也这么说,做交易员的时候,週末他和他的同事有时从晚上9点到次日凌晨6点一直在讨论市场行情。

天下没有不收费的午餐,李统毅说,他小时候就想著要赚大钱,但一定要很努力才能达成目的。不过他的想法也在发生变化,“我觉得不同的年龄段做不同的事务,年轻的时候啥子都可以做,现在不能用健壮换钱。”

他现在已经不用刻意守著交易了,他认为那些从各种媒体看来纷繁的指标和数据有时也许会加大犯错的机会,但接收各种资讯这一个必经的经过,不论用哪种方式操作,基本面——诸如中国的“十八大”、欧债危机的进展以及奥巴马能不能连任,这些事必须了解。

回想当初,李统毅觉得第一份股市解析师的职业让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受益良多,由于解析职业让他接触了大量的资料和资讯,和那些入行就专做外汇投资的人相比,他的姿势面更为广阔。

另外,兴趣和承受能力应该也是交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李统毅提到,他从小就特别喜爱经济,在中学的时候上经济课都是第一;另外,承受能力很重要,在市场上肯定要亏钱,没有承受能力也许很早就言败了。